成语解释: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隗器传》:“帝报以手书曰:‘慕乐德义,思相结纳……数蒙伯乐一顾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’”李贤注:“张敞书曰:‘苍蝇之飞,不过十步,自托骐骥之尾,乃腾千里之路。然无损于骐骥,得使苍蝇绝群也,’见敞传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售:推销,推行。得以推行他的奸计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》:“主权所在,名器不可假人,勿令矫伪者得售其奸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,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东坡集·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,皆不载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名节得以保全。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若是同年生并时长,在旁边听得,阻拦拉住,不但巫娘子完名全节,就是赵尼姑也保全身躯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伐冰,凿取冰块。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,因以“伐冰之家”称达官贵族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伐冰之家,不畜牛羊。”郑玄注:“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合:聚集。匡:救助,帮助,拯救。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恒伯长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成:成功;平:治平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帝曰:'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'《左传 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:“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 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春天气候温暖;百花盛开。形容美丽的景色。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。
成语出处: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南内》:“春暖花开,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鸱鸮:猫头鹰一类的鸟,比喻小人。鸱鸮卖弄口舌。比喻小人拨弄是非,得以逞强。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竭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凰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快:痛快。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;或坏事得以取缔;人们心理非常痛快。也作“人心大快”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 余懋学传》:“如潘季驯之斥,大快人心,而犹累牍连章,为之申雪,是为欺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万世永赖,时乃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开:开通,了解;务:事务。通晓尤物之理,得以办好各种事情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夫《易》,开物成务,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
成语出处:宋·王禹偁《进端拱箴表》:“然而安不忘危,理不忘乱,糜不有初,鲜克有终,古圣贤之深旨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立命:精神上安定;安身:指得以容身。指精神上有寄托,生活上有着落。
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僧问:‘学人不据地时如何?’师云:‘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?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阮籍传》:“(阮籍)尝登广武,观楚汉战处,叹曰:‘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。
成语出处: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吐气扬眉,青云激励,却怜小友尚穷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由枯转荣,比喻事物得以新生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假神》:“朽木生花,白骨生肌,都亏你再把鸿钧铸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