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又与功臣剖符作誓,丹书铁契,金匮石室,藏之宗庙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毫:毛笔;简:古代写字的竹片。嘴里叼着笔,桌上摆好纸。指准备动手写作。
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心理建设》第三章:“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则,而后含毫命简者乎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成语出处: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罄:用尽;竹:竹简,用以写字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后泛指事实多,写不完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:“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,传乎后世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与龚未生书》:“所欲著之竹帛者,盖尚有三四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累:重 叠;牍:古代写字用的木板。篇幅很长的文章。
成语出处:清 黄宗羲《陈令升先生传》:“高会广座,有所征引,长篇累牍,应口吟诵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垂:流传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史册。建立伟大功勋,名载青史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:“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,传乎后世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翰:鸟毛,指毛笔。握笔写字,腕下生风。形容写字作画极为快捷和熟练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名逋》:“终日价挥翰成风,泼墨如雨,给不尽好事之求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翰:鸟羽,借指毛笔;临池:指写字。指运笔写字。
成语出处:晋·代卫恒《四体书势》谓东汉的张芝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”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
成语出处:《隋书 李谔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
成语出处: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古时写字用黄纸;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。比喻不顾事实;随口乱说。雌黄:鸡冠石;黄赤色。
成语出处:南北朝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雌黄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”李善注引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笔:记载。削:删改。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,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。也指用文字褒扬、贬斥人或事。
成语出处: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开辟时代》:“《春秋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,为后世立法,而后《春秋》不仅为记事之书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道士画符箓、念咒语。比喻写字、念书今人难以索解。
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乱弹 哑巴文学》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,保持象形文字,垄断着知识,这是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’的绝妙工具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惜:爱惜;墨:写字用的墨。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。指不轻易动笔。
成语出处:宋 费枢《钓矶立谈》:“李营丘惜墨如金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