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枯干的成语

共 11 个成语

石烂

hǎi kū shí làn

成语解释:枯:枯干;烂:朽烂。海水干涸;石头朽烂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。多用作誓言;表示意志坚定;永不改变。也作“石烂海枯”。

成语出处:金 元好问《西楼曲》:“海枯石烂两鸳鸯,只合双飞便双死。”

详细解释

吹生

xū kū chuī shēng

成语解释:嘘:呵气。枯了的吹气使生长,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。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,有表扬的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太传》:“孔公绪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,并无军旅之才,执锐之干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

xíng róng kū gǎo

成语解释:身体瘦弱;精神萎靡;面色枯黄。枯槁:枯萎;枯干。

成语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渔父》:“颜色憔悴,面容枯槁。”

详细解释

搜索

sōu suǒ kū cháng

成语解释:枯肠:心肠都枯干了。比喻写作思路贫乏。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老夫如今年迈,没心绪搜索枯肠,偷今换古,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。”

详细解释

朽木

xiǔ mù kū zhū

成语解释:株:树根。朽烂的树根,枯干的树木。比喻老朽无能之辈。

成语出处:明·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俺道您琼材玉树,却元是朽木枯株。”

详细解释

舌敝唇

shé bì chún kū

成语解释:敝:破;枯:枯干。舌头破烂,嘴唇干焦。形容费尽了唇舌。

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<民报>发刊词》:“近时志士,舌敝唇枯,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。”

详细解释

焦唇

jiāo chún gàn fèi

成语解释:谓忧心如焚,肺为之枯干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:“三年苦身劳力,焦唇干肺,内亲群臣,下养百姓,以来其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槁项黄馘

gǎo xiàng huáng xù

成语解释:杭:枯干;项:颈项;馘:脸。颈项枯瘦,面色苍黄。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列御寇》:“夫处穷闾阨巷,困窘织屦,槁项黄馘者,商之所短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如槁木

xíng rú gǎo mù

成语解释:槁:枯干。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
详细解释

形槁心灰

xíng gǎo xīn huī

成语解释:槁:枯干。形容身体消瘦不堪,心境极为冷漠,毫无生气。

成语出处: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》:“今生已被虏,人被杀,儿孤妇寡,饥寒交迫,形槁心灰,虽生亦犹死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朽木死灰

xiǔ mù sǐ huī

成语解释: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

成语出处:元 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小官已为朽木死灰,若非你拯救吹嘘,安能到此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