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损:减少,损失;益:增加,益处。只有减少,没有增加。也指只有损害,没有益处。
成语出处: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赣子》:“今日二瓶,明日三瓶,有益无损也。多沽伤费,多饮伤身,有损无益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有坏处没有好处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那是有害无益的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徒劳:白费力气。白费劲,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1回:“赧王出兵一番,徒费无益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白费劲,没有一点用处。
成语出处:宋 袁燮《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》:“夫溺于卑者,固不足论;而过于高者,徒劳无益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敝:破,坏;丧:失去;豚:猪。指击破鼓、烹掉猪以求神治病,病仍未治好。形容费而无益。
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解蔽》:“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,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,而未有俞疾之福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语本宋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比喻徒劳无益。
成语出处:语出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雕刻油脂,剪裁楮叶。喻徒劳无益。
成语出处:清·何绍基《使黔草》自序:“其人之元成,浮务文藻,镂脂翦楮,何益之有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用火来救火灾。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,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人间世》:“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画蛇时添上脚。喻指徒劳无益;多此一举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二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合适。同“画蛇添足”。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感春》诗之四:“画蛇著足无处用,两鬓雪白趋埃尘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打碎屋瓦,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。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。
成语出处: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[孟子]曰:‘有人于此,毁瓦画墁,其志将以求食也,则子食之乎?’”赵岐注:“孟子言人但破碎瓦,画地则复墁灭之,此无用之为也,然而其意反欲求食,则子食乎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
成语出处: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费心机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语本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后以“强凫变鹤”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。喻滥竽充数,徒多无益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淫巧:过于奇巧而无益的。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
成语出处:唐·张庭珪《请勤政崇俭约疏》:“去奇伎淫巧,损和璧隋珠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,自然波清四海,尘消九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。形容徒劳无益。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15卷:“如今要下功夫,且须端庄存养,独观昭旷之原,不须枉费工夫,钻在纸上语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成语出处: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上卷:“孝宗幸天竺及灵隐,有辉僧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人应知足,贪多无益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