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。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,但有益于行为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王晙传》:“臣蒙天泽,叨居重镇,逆耳利行,敢不尽言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损:贬损;物:自己以外的人。克制自己,利于别人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孝义传序》:“则温枕扇席,无替于晨昏;损己利物,有助于名教。”
详细解释
zhēng míng yú cháo,zhēng lì yú shì 成语解释:朝:朝廷。市:市场。在朝廷上争夺名位,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。即争名夺利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。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。
成语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计倪内经》:“古人云,苦药利病。”
详细解释
háo bù lì jǐ,zhuān mén lì rén 成语解释: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,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,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爱护人民,力求有利于人民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爱人利物之谓仁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调:调和;配合得均匀合适;顺:适合需要。形容风雨及时;有利于作物的生长。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礼仪志一》引《六韬》:“既而克殷,风调雨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袖子长,有利于起舞。原指有所依靠,事情就容易成功。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,善于钻营,会走门路。
成语出处: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鄙谚曰:‘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’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列子 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‘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,汝为之乎?’杨子曰:‘世固非一毛之所济。’禽子曰:‘假济,为之乎?’杨子弗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用恩惠报答恩惠;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十一回:“曾有病,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,我就好了……我会去救他,正是恩恩相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赍:资助;藉:同“借”;寇:贼寇。借给敌寇兵器,送给盗贼粮食。比喻做有利于敌人、坏人的事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非其人而教之,赍盗粮,借贼兵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,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是为贼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语本《司马法·定爵》:“凡陈,行惟疏,战则密。”《尉缭子·兵令上》:“陈以密则固,锋以疏则达”。谓列阵周密则牢固,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。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“敛后疏前”四字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司马法·定爵》:“凡陈,行惟疏,战则密。”《尉缭子·兵令上》:“陈以密则固,锋以疏则达”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载: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,起初住在公墓附近,孟子就模仿哭丧;后迁居集市,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;孟母迁居学堂附近,孟子从此学习礼节,要求上学。后人用“孟母三迁”、“三迁之教”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。
成语出处: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载: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,起初住在公墓附近,孟子就模仿哭丧;后迁居集市,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;孟母迁居学堂附近,孟子从此学习礼节,要求上学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。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与薛苹诏》:“卿勤王之节,徇公灭私;事主之诚,移忠资孝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。
成语出处: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夺范纯仁谥忠宣议》:“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,徇公忘己,为国惜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诱:引诱。引诱敌人深深地进入我方利于围歼的地区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我们历来主张‘诱敌深入’,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形容地形险要;利于作战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姚襄载记》:“洛阳虽小,山河四塞,亦是用武之地。”
详细解释